怀孕早期和中期——导致流产、胚胎停育等
在怀孕早期和中期感染支原体可以导致流产、胚胎停育等,很多文献认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与自然流产、稽留流产、宫外孕,尤其是与反复多次的自然流产有关。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后通过影响胚胎着床以及促进大量的炎性递质的释放,增强局部的免疫反应,直接危及胚胎发育。另外,其自身产生的物质刺激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前提物质,可引起宫缩而导致流产。
孕妈妈在孕期感染支原体怎么办?
怀孕晚期——导致胎膜早破、早产
在怀孕晚期感染则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其原因归结于支原体逆行感染时,常引起蜕膜、绒毛膜的感染和炎症反应,感染部位的炎性细胞渗出、白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弹性减退或消失,致使胎膜局部脆性增加,坚韧度下降而引起胎膜早破。同时炎性反应还促使胎膜上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诱发宫缩导致早产。此外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
分娩后——新生儿肺炎和黄疸
分娩,新生儿还容易出现新生儿肺炎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等。看到这,孕妈妈们可能会感到疑惑,支原体是怎么使新生儿患病呢?支原体主要通过3种途径使新生儿患病:
1.支原体经产道以及产后的母婴接触传播给新生儿,引发新生儿肺炎。
2.粘附宿主细胞,影响新生儿呼吸道纤毛运动,导致黏膜表面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渗出物引发肺炎。
3.支原体或支原体源性高分子质量物质刺激产生宿主免疫活性细胞,使其释放各种细胞因子,从而损伤器官或组织。
支原体感染这样治疗
那么孕妇支原体感染后应该怎么治疗呢?孕期又能使用哪些些药物呢?由于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各系统均有明显的适应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变化与非孕期有明显不同。妊娠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母体的内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也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因此,用药不当在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同时,也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发生畸形。基于以上特点,怀孕期间生殖道感染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FDA) 妊娠期用药的 A、B、C、D、X 5 类标准为依据。
应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治疗女性支原体感染主要应用抗生素,孕期主要应用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妊娠期分级中均为B级,对孕妇较安全。
红霉素 因不良反应较大,现已很少使用。
克拉霉素 在妊娠期药物分级中为C级,可以选用,但安全性相对不如前二者。
罗红霉素 对胎儿的影响尚未明了,不推荐使用。
阿奇霉素 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结构类似红霉素,但是其抗菌谱增宽,抗菌活性增强,在细胞内浓度高且半衰期长,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多可耐受。因其疗效好,副反应小,应用至今尚未发现对母儿有影响的报道,故阿奇霉素成为目前孕期的首选用药。
停止治疗3周后复查
由于治疗结束后3周内仍有死的病原持续排出,故临床上采用非培养方法检测仍可能为阳性,所以,应在停止治疗3周后复查。
医生叮咛
在此,还有两点需要叮嘱一下孕妈妈们,第一,对于感染造成的并发症也要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第二,性伴侣也要同时接受治疗。
小贴士 预防支原体感染5措施
1.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度。
2.推迟首次性交年龄,晚婚晚孕,洁身自好,选用屏障避孕措施。
3.婚前以及初次产前保健时常规进行检测。
4.对于有反复流产或早产史者可行支原体亚型检查和治疗。
5.怀孕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