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众说纷纭并无结论
蚊子偏爱血型假说
血型吸引蚊子这个话题沉寂了二十多年后,2004年日本科学家Shirai重新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次的实验对志愿者比较人道,使用的都是被锯了嘴的蚊子(对蚊子就不太人道了),但这样也就混淆了着陆和吸血的情况。亮点则是针对血型抗原假说进行了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结果显示,O型血对蚊子的吸引力除了较A型血而言有明显优势,较B型和AB型则不明显,与此前的结论(O型血较A型和B型都有显著优势)并不完全相同。
其实就血型吸引蚊子理论的主要假说--分布在汗液和表皮中的不同血型抗原吸引了蚊子--本身而言,这种抗原分布的浓度如此之低,如Shirai的研究中所说,蚊子可能侦测不到。而根据蚊子的觅食习惯,侦测并找到远距离的目标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比较明确的认识是,蚊子在寻找目标时,主要依赖的是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线索在空气中易于传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它们觅食的效率和成功率,是更好的选择。相比之下,身为糖脂的抗原不具备这个优势,目前也的确没有发现血型抗原对蚊子有什么确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