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们用中医之道保养 可不可行呢?

编辑:luxinhua

  之所以读着“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仍然信中医靠谱,原因大概有以下4点:

  第一点,在研究、学习传统文化这个行当里,我们心目中的“明星”(足够优秀到完美的人物)不是时尚人士、职业政治领袖,而是古圣先贤。忽思慧一个“仰巴脚”下去,搞传统的人或许会给他加分,因为他是“饮膳太医”;对传统文化价值不认同的人却会给他减分,因为他仅仅是“元代的国家直属机关食堂的行政总厨”而已。

  第二点,怀孕这个话题决定了大家更加心存敬畏。孕育一个新生命,是一件值得敬畏的事情,哪怕是万万分之一的伤害概率,大家也会慎重地规避。

  第三点,由敬畏而来的文化态度――阙疑。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文化态度――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也就是《论语》里讲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我在传统文化宣讲过程中,常常跟学员们开玩笑,问他们:“八卦是不是伏羲大帝画的?”他们说“是”,那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他们又说“不是”,我还是会问:“你怎么知道的?”那我自己怎么回答,我研究了大半辈子《周易》,当然非常有认同感,我会说:“可能是!”

  第四点,搞传统的人,或许更关注上下文语境,更关注这些论述背后传递的文化价值。“妊娠食忌”的讲述顺序是:行为要正(寝不侧等)――心思要正(道正事等)――亲近自然美好善良的事物(宜见贤良喜庆美丽之事等)――远离丑陋邪恶(比如不吃兔肉等),这个思想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一个新生命难道不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正”“美”“善”吗?

  假如你还在琢磨到底该不该吃兔肉,还在纠结、恐惧或嗤笑吃了兔肉“令子无声缺唇”,那只能说:“没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