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感染支原体有什么危害 怎么办

编辑:luxinhua

  怀孕晚期――导致胎膜早破、早产

  在怀孕晚期感染则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其原因归结于支原体逆行感染时,常引起蜕膜、绒毛膜的感染和炎症反应,感染部位的炎性细胞渗出、白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弹性减退或消失,致使胎膜局部脆性增加,坚韧度下降而引起胎膜早破。同时炎性反应还促使胎膜上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诱发宫缩导致早产。此外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 

  分娩后――新生儿肺炎和黄疸

  分娩,新生儿还容易出现新生儿肺炎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等。看到这,孕妈妈们可能会感到疑惑,支原体是怎么使新生儿患病呢?支原体主要通过3种途径使新生儿患病:

  1、支原体经产道以及产后的母婴接触传播给新生儿,引发新生儿肺炎。

  2、粘附宿主细胞,影响新生儿呼吸道纤毛运动,导致黏膜表面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渗出物引发肺炎。

  3.支原体或支原体源性高分子质量物质刺激产生宿主免疫活性细胞,使其释放各种细胞因子,从而损伤器官或组织。

  支原体感染这样治疗

  那么孕妇支原体感染后应该怎么治疗呢?孕期又能使用哪些些药物呢?由于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各系统均有明显的适应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变化与非孕期有明显不同。妊娠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母体的内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也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因此,用药不当在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同时,也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发生畸形。基于以上特点,怀孕期间生殖道感染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FDA) 妊娠期用药的 A、B、C、D、X 5 类标准为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