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

返回顶部

返回到顶部

向您推荐: 问答手机版| 聪明妈妈申请|

待解决

妈妈网_wnakw7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妈妈网_wnakw7

允许并接纳孩子的胡作非为,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提问时间: 2017-05-24 18:15 问题状态: 待解决

作者/初心客厅 茹果君家有孩子在上学的爸妈们,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孩子老师专门打过来的电话:“您明天有时间的话,方便来学校谈谈孩子的问题吗?”方便方便!这是标配回答,同时内心却如开水沸腾:“又出了什么岔子?”我最近因为正在读一年级的孩子,用铅笔头弄伤了同桌女孩的手,画人家的大头像漫画到处传,将一起玩的同学的书扔到了外面草坪上,已经被老师请家长N回了。感觉到了小学,一头小怪兽就被放出来了,大是大非没有,小差小错不断。在家的时候,孩子也开始学会与父母长辈对着来,经常蹦出一句:“为什么我不可以?”但是每当我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觉得老天爷给我这个孩子,是在考验我的耐心和忍受力,他却又转变过来了,又变成了乖乖的样子。其实,小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啊,他们也有情绪,也有疲怠期,也有自己的心理周期。(1)当小朋友开始与大人唱“反调”时,是自我形成的过程 生理上的“断奶”很好判断,也都知道怎么办,但心理上的“断奶”,家长们不仅没有意识,甚至很多家长内心深处不自知的控制欲,反而容易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阻力。历史的规律总是惊人的相似,所有的新生事物在萌芽初期,都必须进行破坏性的斗争,才能挣脱旧有事物的桎梏。当孩子们开始想要自己去尝试地思考问题,开始置疑父辈对自己人生的安排,开始认真地反省爸爸妈妈说的道理时,正是自我塑造的萌芽期。只要他们有这样的疑惑,就是反抗家长的管理的开端,就是家长们头痛的叛逆期的到来。孩子成长的叛逆期明显的有两个阶段:七岁到八岁,是理性和逻辑思维形成的时期;十六岁到十八岁,是心理独立和逻辑成熟期。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两个年龄段才是家长们头痛的时候,伴随着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的增加,每进一步,孩子与家长对等谈话的筹码就会增加一成。此时,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胡作非为。那么, 为什么孩子们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内心想法呢?难道就不能平和地,顺理成章地长大?(2)成长的途径,是一个跃迁的过程中学物理的原子理论中,有个跃迁的规律:当物质想与外界其他事物产生物理或者化合反应时,物质内部的电子必须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引力,那就得积蓄足够的能量进行跃迁。孩子们在逐渐明白事理的过程中,由于接受新观念太快,来不及吸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如果孩子一直保持在原有轨道上,安安静静地按部就班,反而会让人心慌,这说明他没有接受到足够的能量,也就是说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让他发生质的改变。有时候,混乱和破坏,是一种生机的表象。某次聚会上,见识到朋友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精力有多么旺盛,思维有多么敏捷,玩法有多么奇奇怪怪,而脾气又是多么的暴躁不安。这个场面让我终身难忘,明白了为什么老人们要说“七岁八岁猪狗都嫌”。没过两个月,这个孩子九岁生日会上,他却表现得有礼有节,与之前完全叛若两人。他妈妈感叹:奇怪啊,突然之间孩子好象懂事长大了。现在已经上初中的他,听说十分优秀,还在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上拿过一等奖。精力太过充沛的小孩,在某些特定阶段会表现得十分糟糕,这是因为他还无法掌控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一旦这个小孩学会如何去利用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他会比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混乱阶段的孩子,更有自制力,更具有开拓和创新思维。(3)家长对待淘气孩子的处置方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如下三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是最佳方式,那就是母亲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父母足够的爱,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即使母亲离开,也不会让他们感到彷徨失措。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从物质上讲并不是最艰辛的,做父母的都明白,心理上的忐忑才是最让人不安的。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才是让父母心力交瘁的来源,也才会有那么多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哭闹。家长的心境稳不稳定,家长的情绪平不平顺,家长的认知到不到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都会出现偏差。一旦出现貌似胡闹乱来的行为时,家长表现得崩溃,并不见得是这个孩子当时的状态有多么的糟糕,不过是孩子不符合家长的心理预期。孩子的行为触及到家长的心结——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以及生活施加在自身的压力和无奈。这些心结,现实的,想象的,都叠加在一起,这才使得家长们对熊孩子的“胡作非为”深恶痛绝。但问题本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少吃一顿饭,少学一次小提琴,打乱了一天的学习安排,短期来看,好象是很严重,长远来看,人生的发展,真正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从心而发的内驱力。当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想都不想,毫不犹豫地接受你的安排,开始与你“唱对台戏”时,别紧张,只要事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乱中有序”,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孩子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乱一点,又怕什么?!当孩子不受你的控制时,其实是他自我成长的正常表现。“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他闹腾得差不多了,孩子们会发现:姜还是老的辣,妈妈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你就静静的接受孩子们重新变回回乖宝宝吧。— END —※作者:茹果君,心启萌专栏作者。本科物理,哲学硕士,外面淑女,内心彪悍,不喜欢佶屈聱牙,喜欢摆龙门阵,想用最简洁易懂的文字,研究深层次的人性哲学。---------------------------------------------------------------------版权说明:本内容版权归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心启萌成长记(chuxinchengzhang),心启萌成长记联合国内优秀心理咨询平台,汇聚顶尖儿童教育专家,针对亲子教育问题,打造全新育儿理念。融合音频故事、育儿干货、趣味游戏,寓教于乐,让爸妈和孩子共同参与,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传授爸妈最实用的育儿技巧。小故事,大道理,启蒙宝宝多受益,心启萌成长记让爸妈与孩子共同成长。

点击一下,刷新验证码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获得2个聪明豆,聪明豆可换大奖

您的账号已被禁止发言!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反馈~

共有2个答案 回复列表

全部回答()

相关问答

备孕期 怀孕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家有学童 常见疾病 情感生活 本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