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

返回顶部

返回到顶部

向您推荐: 问答手机版| 聪明妈妈申请|

待解决

eidolon_02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eidolon_02

还在谈“性”色变?

提问时间: 2017-04-05 22:14 问题状态: 待解决

不少朋友都曾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父母不是不理会,就是会找一些借口搪塞过去。想必,“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这一说法经久不衰,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近日那本科学讲述儿童性教育的书《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因为“尺度太大”而被父母吐槽。在一些家长的极力反对之下,最终这本书被收回。不少人感叹:儿童性教育的路在何方?儿童性教育父母请收起你的偏见在几千年的遗风影响下,中国人存在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有:对性认识的偏差、性罪恶、性无知等。[1]而在现代社会,这种遗风和偏见依旧存在,让极为重要的儿童性教育没有发展之势。“不知道如何表达”、“难以启齿去说”成为父母对性教育闭口不谈的重要原因,而当孩子问到关于性方面的问题以及表现出一些行为时,父母就会惊恐万分。这是美国儿童性发育的标准:[2]4岁以下:和同龄人谈论拉屎撒尿对他人上厕所或换衣服感兴趣试图触摸妈妈或其他女生的乳房问关于身体的问题,比如上厕所喜欢脱衣服裸体4~6岁谈论私处,并喜欢用一些不雅的词语来形容私处,不论是否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对他人上厕所或换衣服感兴趣和同龄人一起探索,比如玩医生扮演游戏模仿约会,比如亲亲或者拉手7~12岁试图看其他人脱衣服或是裸体看他人的裸体或者是半裸体的照片观看或者收听与性有关的内容和同龄人玩与性有关的扮演游戏,比如男女朋友需要更多的隐私,不愿在别人面前脱衣服,或是不愿与成人讨论性的问题;开始对同龄人有好感这个标准的最大用意,不是为了让父母记住在某个年龄段孩子会出现什么动作和表现,而是当孩子出现这些动作时,父母认为这是正常的表现就行了。而父母对于性教育也没必要躲躲闪闪,即使你不和孩子交流,并不代表他们不与别人交流。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周围的人与电视、手机等等,都是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就算我们不告诉孩子,他们也会从别人口中得到答案。我们认为,与其让孩子在无知中摸索,还不如正确的方式告知,让孩子能够对这方面有所认识,更好地保护自己。为了孩子将来能正确看待性行为,儿时性教育的很大一个重点在于,从小教孩子爱自己的身体,不刻意回避性器官。性器官是隐私,但不是禁忌,更不是罪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性表现让孩子更好发展爱他美希望父母心里建立起一种开放的态度:无论你的孩子目前处在成长历程的那个阶段,我们都不回避与孩子谈论“性”。为了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学习有关孩子性发育的知识,先从对待“性”的科学态度学起。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期“性行为”。1~3岁,孩子自己抚摸身体的行为属于对身体的探索,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认知阶段。3~4岁时,父母需要用引导的方式来约束孩子过于频繁地抚摸生殖器,因为这涉及孩子的性态度发展。家长用平常心去看待宝宝的身体探索行为,宝宝也就能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任何身体部位,爱自己的身体。这样,当他们以后知道了什么是性行为时,也不会感到那么被骗、恶心或者尴尬了。从小培养“自己的身体自己拥有”的概念。 4岁以后可以较直接地告诉孩子,自己的隐私部位是哪些,为何不能随便让人家看和摸。也可以用图画、绘本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部位是自己要去照顾好的,比如每天清洗、换衣服等。[3]以科学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性教育让谈“性”变成自然的事我们建议,用适合儿童的语言尽可能贴近事实的来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编得天花乱坠。孩子问什么就答什么,如果孩子对答案满足了,家长就可停止。尽量不要一次性给出所有信息,孩子没问的部分,就不用急着告诉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会提更多后续问题,到时再逐渐增加答案的信息量。例如:当孩子问:“我从哪里来?”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应的答案不同:2-3岁“爸爸妈妈因为相爱走到了一起,我们很相爱,希望有一个孩子,所以就有了你。”3-5岁“爸爸妈妈很爱彼此,我们在独处时,会用一种特殊的拥抱方式来表达对彼此的爱,于是就有了你。”5-6岁我们认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通过爱来创造宝宝的。如果孩子不继续追问,就不多做解释,如果孩子问什么是“爱”,可以回答“当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两个相爱的成年人想要进行更亲密的接触,会在独处的时候通过爱来表达爱意,亲密的拥抱、亲吻、爱抚,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有时候也会创造出宝宝。” 大部分学龄前孩子听到此处会表示满意,不再继续追问。性教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作为中国父母要找到符合中国宝宝的沟通方式,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点击一下,刷新验证码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获得2个聪明豆,聪明豆可换大奖

您的账号已被禁止发言!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反馈~

共有0个答案 回复列表

全部回答()

相关问答

备孕期 怀孕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家有学童 常见疾病 情感生活 本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