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择校”热:看重教学资源还是社交圈?

编辑:Tity

  【妈妈网特稿】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名校就读意味着孩子可享受优秀的师资等教育资源,但同时还意味着家长需承担日益趋高的学生“社交成本”。如今,在不少城市中,中小学就读,出国游学、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等方面的开支构成的不菲成本。对于这笔“社交成本”,家长们是怎么想的呢?

  妈妈网网友“yumikoBB"也遇上这种情况:“眼下正是学校组织学生假期出国游学、交流的报名时间。孩子看着同学去,他也想去。其实,给孩子出去学点东西也是好的,可是每学期就要多花三五万,这个开销真的不小。”

  对于择校,妈妈网网友“Dominican”也有烦恼:“我们家1年里为孩子额外花销的就有6万多元。其中最主要的花费是出国游学和选择补习班。而这一量级的花销在名校只能算是普通。真是进名校就像一个无底洞,越陷越深啊!”的确,择校产生的社交成本是水涨船高,这笔额外的花销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家庭硬是要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名校呢?

  择校的本质是选择社交圈?

  拒了解,不少家长把“挑圈子”作为了选择学校的重要标准。他们认为,选学校等于选择学校的社交圈。家长们都深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认为学校学生的背景、学生的素质等等对于小孩的学习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而所谓名校,在他们眼中就是汇集所有精英的地方,孩子想要成为精英,第一步就是进入名校。

  就像在北京开设律师事务所的韩先生今年把孩子送进了朝阳区的一所贵族小学。虽然每年高达12万元的学费不是小数目,但韩先生表示,这所小学对孩子的背景都要进行了解,只有符合标准的家庭,孩子才能被接受。这些标准包括家庭经济实力、父母学历以及职业情况等。韩先生说,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最大的价值是能让孩子从小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而这个社交圈子,对孩子以后为人处世会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也有些家长,在帮助小孩选择学校时,更是想借助小孩的关系,创造自己与上流社会的联系,进而达到自己的名利目的。因此,与其说有些家长在为小孩选择学校,不如说家长在为小孩、为自己选择社交圈。

  基于以上现象,有人甚至认为,择校的本质其实就是选择交际圈。这也就像是“交际应酬”一样,择校带出的“社交成本”只能算是前期投资,后期回报只能是“见步行步”了。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小孩的学习动机到底是什么?这样不会违背了用高额的社交成本给孩子带来更好生活的原则吗?家长在为小孩劳心劳力地选择学校的时候,应该先重新拾回自己择校的初衷,这笔社交成本才能用得其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