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鲁迅很闲”,教育之伤

编辑:yanjiaxin | 出处: 钱江晚报

  昨天有消息误传鲁迅作品彻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消失,但很快被网友指谬。不过新版教材中鲁迅作品明显减少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称,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

  鲁迅的作品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可喜又可悲。为何说可喜,因为就我个人的初中学习经历而言,鲁迅的作品在艰涩枯燥上的确少有作家能出其右。在文学史上,鲁迅一直被摆在神的位置,随着鲁迅作品近年来不断从教科书中被删去,鲁迅终于被还原为人的身份。作为一个毕生批判中国教育“难见真的人”的“真的人”,从神回到人恐怕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愿望。

  可悲的是,与其说鲁迅作品太深刻,不如说这个时代已经太局促,小到容不下鲁迅。教材中,“鲁迅很忙”固然不好,但不代表文学世界中“郭敬明很忙”就很好。有专家说,“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其实,不用专家提倡,孩子也会接触宫崎骏和郭敬明,毕竟后者的小感觉、小情感、小品味更符合这个“小时代”的趣味。鲁迅的文章不是“变征之声”就是“风雷之文”,是“大时代”的呐喊,与“小时代”存在着天然的距离。

  从“鲁迅很忙”到“鲁迅很闲”,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深刻”、“读不懂”其实不是理由,莎士比亚高雅的古英语让英国不少成年人也读不懂,但并不妨碍他一直都是中学教科书中的经典。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不会欣赏鲁迅。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而不是审美教育,即便宫崎骏郭敬明让你抄写一百遍、背诵一百遍也会厌倦。鲁迅并非不美,而是应试教育天然有着扼杀任何美好文学的能力。

  鲁迅淡出,让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是灌输知识,还是授人以渔?通常人们以为,美国学生的课外生活轻松、愉快。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却是“许三多”——书包多、眼镜多、坐着多,精神生活“丰富而沉重”。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尤为重视经典,长长的阅读书单中一般包括《伊利亚特》、《埃涅阿斯纪》、《哈姆雷特》、《罪与罚》、《红字》,甚至有《理想国》、《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等等。相比而言,我们的教育可谓“贫乏而沉重”。教育的真义在于解放人,赋予人生智慧与理想,激发孩子爱美的本能,如果一心只想把鸭子填饱,不是鲁迅不适合中学生,而是这样的教育根本不配鲁迅。

  也许不少人喜欢盛世美文,鲁迅的乱世哀歌自然不受待见。但是教材之所以叫教材,正是因为其能够教育人、引导人。教育人什么是世界的真相,引导人追随先贤的足迹。教材的使命在于,不迎合现世的浮躁,让永恒的经典闪光。伟大的文学从来都是悲剧,因为甜腻腻的糖果里面有炮弹,而咖啡与苦茶里才有时代的风雷。

  @克拉拉江:好文章被教偏了,考歪了,于是就被删了,受害的是孩子。

  @舞朔:五年级看欧也妮葛朗台,就只会嘲笑老葛朗台的吝啬,现在想起全是痴情女人的守候。俺觉得…小时候学深刻的文章并不是要理解,而是记忆,然后用一生阅历去理解……

  @天涯游子HFJ3205961422:闰土,阿Q,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好多朗朗上口的句子离孩子们很远了。

  @小萱2007:鲁迅的文章并非深刻,而是不合时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