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会上,专家们了解到Joanne Kurtzberg教授目前正在进行自体脐血的单个核细胞对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损伤的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涉足,通过此次交流给了国内专家学者未来研究带来一定的灵感启发。
“会上她给我们所讲授的课题可能对我们以后的研究还是有很多的启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教授说,“他们的团队从观察性研究开始,在去年我看他们也发表了关于自体脐血的单个的细胞治疗,脑瘫的随机对照的双盲研究,这些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的治疗都是我们还没有开展的。”
自体脐血研究注入广东力量
如今中国的脐血应用超过 3 万例,占据全球脐血应用的三分之一。广东省内医学专家也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各种科研成果也不断涌出。
教授曾做过一项用自体脐血预防早产儿并发症的研究,给杨杰提供了宝贵经验。她尝试采用自体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去预防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其成果论文在2023年3月被刊登在《柳叶刀》子刊。
“我们从她的研究项目中获益匪浅。”杨杰表示,她的团队研究项目刚开始参考了Joanne Kurtzberg教授在杜克大学所做的研究项目,完成了第一例病例的输注。从开始的观察性的研究,后来单中心的安慰剂对照研究,目前正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
对采用自体脐血治疗脑瘫、自闭症等发育迟缓的儿童效果,深圳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曹建国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近几年在深圳儿童医院,对 11 名脑损伤患儿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发现,脐血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智力粗分有显着改善。脑瘫患儿如果能够在围生期做好及时管理的话,它的发病率会有所下降。他指出,如果我们能够留存早产儿的脐血,在新生儿时期患病的话,及早给患儿输注自体脐血,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截至2024年2月29日, 广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已出库4719份脐血,救助3590位患者。从1988年第一例脐血移植开始,三十多年来,在各位先驱者的推动下,脐血的价值一步步被验证。这不仅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脐血的重视,更使得众多疑难杂症的患者「重获新生」。
通讯员:欧恩彤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