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世界脐血日: 关注生命“脐”迹 我国脐血出库应用近3万份

  凸显家庭健康保障意义

  当下,随着越来越多家庭健康风险意识的增强,为孩子储存脐血成为准父母的主流选择,希望借此为孩子、为家人留存健康保障。

  今年5月27日儿童节前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且经历凶险反复感染发烧的8岁女孩满满(化名)进行弟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弟弟的脐血作移植治疗,经过一个多月恢复,满满终于打败了再障病魔、顺利出院。对本次救治,儿科血液肿瘤科主任江华表示,在重型再障中,造血干细胞质量成为植入成功率的关键点和难点,不仅要求造血干细胞扩增力强,同时细胞数不能太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外周干或骨髓采集很难达成这样的目标。脐血最大优势是扩增能力非常强,是外周干的将近10倍以上,移植中加入脐血不会增加单个核细胞数,同时让移植成活率更高,因此弟弟脐血的加入提高了植入和治愈疾病的机会。江华主任还指出,如果满满自己储存了脐血,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据了解,自体脐血在救治再障、神经母细胞瘤方面有着显着治疗优势。

  2019年,女孩思思(化名)在感染登革热康复后突然发现身体有紫癜症状,父母急忙带着她前往医院就诊,随后确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幸运的是,在2011年7月思思出生时,父母为她储存了一份脐血,医生决定使用这份脐血进行救治。2019年12月2日,这份宝贵的救命血被送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回输到思思体内助力她战胜病魔。2020年1月,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思思出院了;2020年9月,经医生评估,思思顺利回归校园,开启正常的生活篇章。今年8月,广东省脐血库对思思回访中得知,目前思思身体非常健康。这个可爱的女孩性格乖巧,爱好画画,还成为父母的暖心“小棉袄”,懂得体谅父母,甚至会给爸爸妈妈煮爱心早餐。

  在配型方面,孩子脐血与父母配型为100%半相合,与兄弟姐妹配型全相合概率高达25%,这相比于在陌生人群中寻找配型概率更高,因此,脐血用于救父母、救兄弟姐妹并不罕见。


图来自Viacord官网

  美国第三大脐血库Viacord储存脐血超过50万份,根据Viacord报告,其出库脐血中53%用于同胞及亲缘间救治,47%用于自体移植。

  据广东省脐血库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广东省脐血库自体库出库脐血中用于亲缘间救治占比为54.8%,凸显着储存脐血为家庭健康保障的重要意义。

  重视节日宣教 呼吁保护脐血资源

  近年来,广东省脐血保护工作持续向好,广东省脐血库已经在全省21个地级市200多家医院建立起立体采集网络。

  世界脐血日诞生于2017年,由非营利组织Save the Cord Foundation倡议发起,节日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向家长和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当前脐血应用和突破性研究的窗口和机会,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脐血。今年的主题延续去年“多一次了解,多一份希望”,旨在让保护脐血的理念和脐血救治生命的科学认知更深入人心。同时,一年一度的在线脐血教育会议也将召开,今年聚焦脐血治疗儿童疾病、脐血单倍体移植:癌症和HIV的创新疗法、艾滋病的缓解和治愈等话题。

  广东省脐血库近期通过开展“我和脐血的故事”短视频有奖征集大赛、脐血科普有奖问答活动等全面铺开脐血科普宣传。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在不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各地广泛开展“多一次了解,多一份希望”世界脐血日公益科普城市行活动,目前活动已经走进中山、珠海等城市,为当地市民带去别开生面的脐血科普,呼吁更多人保护脐血资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