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已在今年2月份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所有家庭来说,迎接新生命的降临都是幸福的,可产前的建档、检查等工作也让不少人为之奔波,尤其在一些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能否成功建档成为幸福来临前的困扰。本期“生育服务征”走进北京大学妇产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妇儿医院”)。

值班休息室成共用办公室
穿过候诊的人群,记者在北大妇儿医院的值班医生休息室中见到了北大妇儿医院的妇产科主任杨慧霞。这里名为值班医生休息室,实际上已成为几位医生共用的办公室。当被问及科室床位是否紧张时,杨慧霞打趣:“我们的办公室都已经搬到值班医生休息室来了!其实在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之前,产科床位就已经十分紧张,用人满为患形容并不夸张。”
“床位周转理论上应慢一些”
杨慧霞介绍,以往医院产科的承载量在350-400人之间,在现有的条件下,这个数量基本能够实现医院及工作人员合理运转,“尤其在我们医院,大多数孕妇存在一种或多种合并症等高危情况,住院时间也较长。与其他医院相比,我们的床位周转理论上应该慢一些,但现在平均每个月的建档数量能够达到500左右,病房的紧张可想而知。”
目前二胎门诊比例尚不明显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有预计称北京将迎来生育小高峰,前五年出生人口平均每年增加4万至5万人。那么,临床门诊量是否已有所体现?
杨慧霞说,虽然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从医院的临床实际来看,目前就诊人群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单独二胎生育群体,有些准备生育年龄偏大以及上次妊娠期有合并症者也有孕前咨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