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床位够不够是关键
广州市福利院长期超负荷运作,“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短期内急剧增加,儿童居室密度已达极限,隔离设施无法满足需要。张斌认为,“婴儿安全岛”硬件设施不仅在于岛本身,后方支持更重要,尤其是床位要跟上,“床位也是硬件设施,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救助链条,床位不够,一张床放两个或三个人是不符合孩子基本的养育条件的。”
目前,深圳社会福利中心内儿童床位不到200张,处于满员状态,“婴儿安全岛”启用后势必加剧床位紧张。市社会福利中心新的儿童福利院选址观澜,占地4万多平方米,预计3年内能够搬迁,为了腾出更多空间,目前福利中心只能将部分办公区域和儿童活动区域改建为住房。
待指导意见出台着手筹建
东莞市福利中心昨日回应,东莞目前仍在加强“婴儿安全岛”建设调研工作,待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出台指导意见后,按上级民政部门统一部署,再着手筹备开建。根据年度初定计划,东莞将力争在年内建成“婴儿安全岛”。
该中心副主任胡女士透露,“婴儿安全岛”拟选址市社会福利中心旁,相关设备将跟广州基本一致,但最终方案仍未确定。由于中心孩子数量较多,采取家庭寄养、模拟家庭养育等方式分流部分孩子到中心外居住。对于仍在中心的约500名孩子,采用租用民居、利用员工宿舍、腾出老人公寓等方式暂时解决床位紧张问题。市社会福利中心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去年年底开建,争取今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工程,明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新增900个床位。福利中心共有弃婴(童)800余名,今年新增弃婴(童)数量跟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
说法
北师大教授陶传进:
政府对政策出台后防范机制不够齐全
广州“婴儿安全岛”从试点到暂停,仅仅开放48天,尽管开设之初颇受争议,但试点时间如此短暂还是出乎意料。可以说“婴儿安全岛”设置初衷很好,但实际情况、效果似乎让相关部门没预估到,也导致政策“刹车”。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说,主要还是政府对政策出台后的防范机制不够齐全所致。很多公共政策在出台前的预估确实不可能做到完全,“实施之后会发生什么有时确实很难预判”,关键在实施后要做好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出现问题怎么处理、出现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解决、如何防止往不利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引导政策良性发展等,“这些防范机制都是要做好的,不能回避,要正视问题”。
广州之所以出现弃婴太多压力太大,一方面是广州交通太发达、流动人口太多,另外也是由于现有“婴儿安全岛”试点还太少,整个华南地区仅广州一个点所致。“婴儿安全岛”的探索应该继续进行,现在问题是配套太慢、普及太慢,而要减轻广州的压力,应该加快推进,在周边城市推更多的试点。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