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仅18天的圆圆是重庆新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比较特殊的一名小患者,他出生后一直挺健康,没有肺炎,也没有黄疸,就是有点小咳嗽,没想到奶奶给他一喂药,误把消毒用的碘伏喂给了他。
喂了“止咳药” 小孙子当场口吐白沫
这几天气温忽上忽下的,圆圆有点小咳嗽,到医院看了是上呼吸道感染,开了点止咳的糖浆,让回家去喂。
3月9日是星期天,一家人都在,但平时都是奶奶照顾圆圆。上午到了该喂药的时间,刘奶奶跟平常一样,将瓶子里的止咳药倒出来,用勺喂给孙子。
就在刚喝下药之后,圆圆却突然剧烈地呛咳,还口吐白沫。刘奶奶吓了一大跳,赶紧把家里人都叫来,圆圆的爸爸妈妈仔细一看药瓶,这哪里是止咳药嘛,是一瓶用来消毒用的碘伏。奶奶是把碘伏当成止咳药喂给了孩子吃。
紧急洗胃 脱离生命危险
家人把孩子送到新桥医院门诊急救部后,医生赶紧给他洗胃,随后送到儿童重症监护室治疗观察。经过4天的治疗和护理后,圆圆的各项生命体征已经趋于平稳。
碘伏,普通人都知道是用来消毒的,不是内服药,可怎么偏偏就给孩子喂了呢?
“可能老年人眼睛看得不是很清楚,看到都是深色的瓶子,就没有细看,把本来应该吃的止咳药,吃成了我们消毒外用的碘伏。还好哟,不是其他啥子毒药,不然要后悔死了。”圆圆的家人懊悔道,全家人都会记住这个教训了,以后给孩子喂药一定要小心了。
新桥医院儿科医生蒙萌说,目前圆圆没有生命危险,但碘伏口服过量可发生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有呕吐、呕血、烧心、便血等征候。严重可发生休克。如果高浓度碘伏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溃疡等。所以,还得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什么并发症。
老年人可能有老花眼、注意力不集中
建议喂药还是年轻人来
“因为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老花,或者有时候照料的时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对喂食药物这种比较精心的照料,建议还是让父母、年轻一点的照料人来进行。在家里面,把药箱一定要分成内用和外用两个箱子,以免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蒙萌医生提醒说。
蒙萌说,老人由于上了岁数,可能眼睛不够灵光、腿脚不够灵便,导致了各种安全隐患。比如孩子稍微大一点,走路就非常快,腿脚不便的老人有时根本就追不上。还有的老人,一看电视就容易忽略其他事物,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摔倒、烫伤等事件。
交际圈窄、太过溺爱
带孩子这些地方也要注意
老人带孩子,除了安全问题,也容易让孩子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有很多老人格外疼爱孩子,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再就是老人心理上会有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怪罪。于是老人处处依着孩子,时间一长,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此外,儿童时期要给孩子合理的智力刺激和活动力量。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小环境里,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而老年人腿脚不便,喜静懒动,总把孩子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带的孩子容易老成有余,活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