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干完了,但发包方拒不付款,400余名农民工的工资顿时没了着落。几年前,包工头游某踏上讨薪之路。在从兰州到信阳提交诉讼证据的路上,游某夫妇遭遇车祸,不幸离世。游某的3个儿女接起了讨薪接力棒。今年11月,信阳中院法官辗转三省,跋涉6000公里,在昆明成功执结此案。昨天,游某的儿子从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手里,接过本息共计448万余元的执行款支票。
不幸
工程款被拖欠,包工头维权遇车祸
游某是福建平潭县人,2006年5月,他与云南路桥公司阿深高速公路新县第四合同段项目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游某找来400余名农民工,负责施工新县第四合同段戴嘴2号隧道。
游某的施工队完成了大部分工程,2007年2月,因工程协商不一,游某退出施工。
一年多后,他拿着云南路桥公司项目部出具的工程结算清单和工程结算计算书,要求云南路桥公司支付工程款,但遭到拒绝。云南路桥公司的理由是,工程未经验收,且工程质量不合格。
令游某头疼的,还有这400余名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工程款拿不到,农民工的工资就无法兑现。
2009年6月,游某将云南路桥公司诉至信阳市中院,要求云南路桥公司偿还应得工程款余额1000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157.2万余元。打官司的同时,游某不停地搜集欠款证据。
2个月后,游某和妻子坐着大巴从兰州到信阳递交证据材料。但还没出兰州,大巴遭遇车祸,游某夫妇当场身亡。
努力
姐弟三人卖房还农民工工资
游某的3个儿女接起了父亲的讨薪接力棒。那一年,大女儿游琳21岁、儿子游华18岁、二女儿游颖17岁。
当时还在读高中的游华开始害怕回家。因为父母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开,当年跟着父亲干活的农民工一拨又一拨地上门要钱。
每次有人来要钱,游华都会解释一番,有人能理解这家人的苦楚,但有的人根本不理这些。
不久后,游某夫妇事故的判决出来了,但法院判赔的80余万元死亡赔偿金,对方只拿了20余万元。3个子女把领到的钱全部分给了农民工。把亲戚借过一遍后,姐弟三人又把家里的一套大房子卖了,又偿还了一部分农民工工资,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三人委托律师再次把云南路桥公司告上法庭,福建一家律师事务所决定免费为姐弟三人提供法律帮助。今年6月3日,河南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云南路桥公司被判支付工程款326.4万余元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