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居委挂居民隐私信息 请群众举报超生

编辑:zhangyanjun

  在对广州市其他街道的走访中,南都记者发现,这样的“疏忽”随处可见。南都记者以市民身份在海珠区某街道居委会询问,被告知生二胎“需要张贴公示”,该工作人员介绍,按2009年施行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生二胎的情况共有8种,8种情况都需要公示。比如申请人是残疾人且第一个子女也是残疾儿,那么申请人在申请资料上就需要写明第一胎孩子的情况,包括身体哪个部位残疾,经鉴定属于多少级残疾等。“这些内容都会出现在公示中”。

  八种可以生育二胎的情况,还包括不育症、收养小孩、再婚等等,也会详细地出现在公示中。

  对于公示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相关文件,该居委会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表示“上级要求的,有文件”,不过,她称相关文件“一时找不到”。

 

  入学

  学生是否属超生 大名挂到校门口

  深圳市一所学校去年贴出了录取学生名录,与普通的录取名录不同的是,这些学生们的基本信息中有一栏“计划生育与罚款情况”。在这一栏,所有非深圳本地户籍的孩子都备注了是不是独生子女、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是否超生、有否缴纳罚款等等。家庭计生情况同入学资格一起,被张贴在学校门口。

  今年5月,一名外地户籍的父亲在佛山办理儿子的入学手续时,被上环证明难住了。“妻子没有上环,没有上环证明,盖不了章,小孩就无法入学。”佛山市禅城区部分小学要求外地户籍孩子入学需提供母亲的上环证明,这一纸证明难倒了许多家长。同时将入学与上环捆绑在一起的,还有东莞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积分入学制度。广州番禺某学校给入学新生发放提供母亲的查环证明的通知等。

  当这些事情被曝光出来,人们质疑相关机构的时候,多数的答复是“这是应上级领导要求,根据省里文件精神采取的措施”。答复之后,入学仍须上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