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小升初考试乱象调查:名校办民校成利益链

编辑:zhangyanjun | 出处: 金羊网-羊城晚报

  混 战

  2013年6月29日上午,广州城里平时人少得可怜的二沙岛,突然被挤得水泄不通,上千辆私家车不断涌入,车龙一直在延长,人几乎走不过去。

  小学六年级学生孙嘉俊(化名)坐在爸爸的车里,一边吃早餐,一边看试题。坐在旁边的妈妈曹女士比他还着急,不停伸长脖子张望前方。“这么堵,怎么办?”眼看离育才实验学校还有100米,曹女士实在坐不住了,拉着儿子下车加速跑。

  育才实验学校,是2001年在越秀区办的一所国有民营初中,如今,已经成为广州“名校办民校”的领头羊,是每年小升初民校考试竞争最激烈的学校之一。

  这一天,跟孙嘉俊一样奔赴在赶考路上的广州“小六”有近5万人,人数是将近全市小学毕业生的一半。对于这些赶考“牛娃”,公办学校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拱手送给民校。在此之前,已经有公办学校暗中组织尖子生座谈、签约、面谈。而有的民办学校不想吃亏,在4月份便提前进行测试。“简直是一场混战!”小学退休老师冼德载实在看不下去了。

 

  今年2月份,春节刚过,公办学校开始蠢蠢欲动了。广州老城区的荔湾区,这些年人口渐少生源也流失不少,留住好生源几乎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区里几所领头的中学提前到小学物色尖子,小六学生张之敏(化名)所在的学校,如果六年级上学期考试年级前三名,可以去4中面试;如果是年级前10名,可以到1中面试。张之敏因为六年级上学期考砸了,跟这两所学校无缘。

  不过,稍微逊色的24中和23中也抛来橄榄枝。只要六年级上学期总分260分以上的学生的都收到24中的通知,不过把“参观”的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拿到红色通知是第一批参观,拿到黄色是第二批,白色是最后一批,这让张之敏的妈妈感到颇为反感。一星期后,张之敏又拿到了23中的报名表,该学校提供了高额奖学金,290分以上被录取的一次性发放1万元,289-260分的都有不等额的奖励。学期年级排前的也有奖励。同样的提前掐尖发生在不同城区的重点公办中学。

  好戏还在后头。这场生源战并不是公民办学校双方暗中的抉择,还有更公开的搏斗,那就是公办的外国语学校,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加入到这场“混战”中来。

  不过,同样是在今年,为了规范外国语学校的考试,广州市教育局规定公办外国语学校的入学考试只能在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而如果按照以往,外国语学校的入学考试是在5月份进行的,由于跟民校考试时间不冲突,不少赶考的“牛蛙”都把它当成是练笔的机会。

  然而,教育部门的规范却未能平息这场“混战”。6月27日,小学毕业考;6月28日,外国语学校考试;6月29日,民校考试。三天的连轴转让赶考的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