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之乡滥用农药 多家大型药企深涉其中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三精制药早在2007年就在平邑郑城镇建立了1.2万亩的GAP基地,作为平邑第一个被认证的GAP基地,当年让三精药业在股市上火了一把,但记者在当地寻找三精药业的基地时却陷入了迷失。
记者在询问了多名当地人,对方却均表示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而包括平邑县农业局的相关人员也对三精制药基地具体位置语嫣不详。
“很多药企直接建立的GAP基地只是一个幌子,宣传很大,实际可能很小,甚至不存在,”加多宝金银花种基地的工作人员陶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据记者了解,加多宝的基地分别位于郑城镇和铜石镇,两者加起来只有2000多亩,而据陶伟介绍,像加多宝这样规模的基地在平邑已经算大的了。
“像哈药、广药、同仁堂都说在平邑有GAP基地,但实际上这些药企主要还是在收购商中采购原料。”一位谙熟金银花采购环节的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产购销从未进行农残检测
记者在深入调查逐渐理清金银花的整个经济链条之后发现,在金银花种植、加工、采购、销售的一系列环节中,作为原料最后使用方的药企根本没有进行过农残检测。
金银花从收获到最后作为制成品进入市场要经过以下多次转手。
首先,由小的收购商贩到各个乡镇收购农民手中的金银花,这一环节,主要是看品相。“主要是看颜色,有经验的商贩一看颜色就知道好不好。”从事金银花收购多年的商贩刘长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小商贩再将收购的金银花放到交易市场上卖给大的收购商。在流峪镇、郑城镇、铜石镇等金银花主产地,均建有大型的金银花交易市场,市场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按照古老的传统分时开放。“在交易时,会有工商局的人来查是否掺杂山银花和外地金银花,但一般用眼睛观察,不会进行检测。”刘长河介绍道。
然后,大的收购商将货物供给各种药企。“药企的人根本不会去田间收货,我们收了货之后再发给药企,药企再做检测。”作为大收购商的代表,45岁的林淮义一直给广药集团供货,每年供货量有2000多吨,据他介绍,广药每年在平邑收购1万多吨的金银花,主要用于生产王老吉凉茶和相关药材。
除了给广药集团供货,他还给太极药业、湖北的午时药业供货,规模也是上千吨。据他介绍,这些大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熟悉的供货商,供货商之间竞争激烈,相互提防,新的供货商如果没有经济实力很难打进渠道。
而据记者多方了解,加多宝每年在平邑收购近4000吨的金银花用于生产凉茶,主要的供货商有6家,其中铜石镇的奥东药业为主要供货商。而哈药、三精制药、南京药业等大型药企均采用这种方式收购金银花。
药企对于货物的检测只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检测是否掺杂山银花,二是检测药性,也就是金银花种木犀草苷和绿原酸的含量,而为了杜绝花农使用硫磺熏干金银花,现在还会检测重金属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