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奶粉成本仅百元 降价对利润影响小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指数跌至冰点,对进口品牌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部分消费者甚至盲目迷信越贵的奶粉越好,这种不理性心理正好被进口品牌包括部分本国进口奶粉企业利用,并轮流坐庄哄抬婴幼儿奶粉价格。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婴幼儿奶粉是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的必需品,即便价格高企父母也愿意购买,企业一方面通过相互涨价来推动整个市场价格上涨,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一家先涨,其他跟上,下一轮另一家先涨,其他跟上;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还通过限制供应,保证价格上涨。

  自2008年以来,美赞臣等主要品牌的进口洋奶粉价格几乎每年都至少有约10%的涨幅,理由包括升级配方、更换包装等。

  但事实上,进口配方奶粉的成本并不高。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网易财经,外资企业的中高端产品,每罐900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到岸价相差都不大,均在85元左右,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关税、运费、检测费等,上岸后包括仓储费、运输费等费用,成本一般不会超过100元。

  宋亮也表示,即便考虑人工、物流、广告、超市进场费等成本在内,一罐奶粉至少有50%成本来自大包装原料粉。正因为成本整体不高,加上很多外资品牌的奶粉在国外均有政府补贴,因此,这些洋奶粉很多在国外都只售十几欧元,仅是国内的1/2至1/3之间。

  为什么成本不足100元的洋奶粉,到了中国后,动辄就卖到三四百元呢?王丁棉说,洋奶粉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共有26道关口产生费用。除了厂商赚钱了高额利润外,经销商及零售商也分享了其中的利润。

  “光是经销商渠道上,就需要完成4-6道程序,首先设有总代理,然后下面又分大片区,大片区又有一级经销商,再通过网络向下销售,这样层层递进,每个渠道都分走10%的利润,这就推高了洋奶粉的价格,在国外经销商主要是一对一的,不需要那么多环节。而到了零售商,又有进场费等一大堆费用”,王丁棉说。

  在宋亮看来,300元和400元的奶粉,其营养成分差别并不大,无非就是添加了一些营养元素,但这些东西的成本都比较低,“洋奶粉的价格主要是这几年涨起来的,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有着更大的利润增长诉求,在经销商及零售商环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利润更多是被厂商赚去了。”

  王丁棉称,所谓的高端、超高端产品,其实跟200元的产品营养价值差别不大,这更多的是一种商业炒作,价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定位上,是厂商对利润点的设置问题,“为了实现这个利润点,厂商会采取各种手段,广告投入更多,故事讲得更好一些,但实际上,营养不会因为价格的改变而大幅提高,只会让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从目前一些厂商的毛利率也可以看出端倪。在国内销售超高端(380元以上)、高端(280-380元)、中高端(180-280元)产品的企业主要以惠氏、雅培、合生元、贝因美、美赞臣等为主。合生元2012年的整体毛利率达到了65.9%,贝因美的为64.65%,美赞臣的也超过60%,而中高端以上产品占比较少的雅士利,其2012年的毛利率为53.7%,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毛利率更是不足40%。

  从利润来看,高端以上产品占比极大的合生元也是利润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其2012年的净利润增速超过40%,净利润率高达22%,远超同行。而从销售额来看,合生元2012年33.8亿元的销售额是其2009年销售额5.58亿元的6倍。

  一位分析师向网易财经表示,像合生元、贝因美等企业,由于本来毛利率较高,即使部分产品降价,也可能会分摊到经销商头上,反垄断调查顶多处以一定罚款就了事,以目前一些企业的销售规模计算,罚款的数额应该也不会太大,对企业长期经营的影响有限。

  中投证券则认为,如果出现政府指导的全行业价格调整,未来行业提价速度将减缓,收入更多将依靠销量增长,毛利率会下降,过去高毛利高费用的模式将回归理性,费用率也会下降,预计净利润仍能保持在正常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