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把踢足球作为家庭作业 这个可以有

编辑:yanjiaxin | 出处: 中国江苏网

  很久以前,娃儿们散学归来,上树下河,牧羊放牛,撒野干活,四体勤快得很。那会的学堂里,没有“体育”一说——生活中自然经验的内容,还要设课吗?

  现如今,南京一所小学二年级老师给孩子布置体育作业,先是有个别家长质疑,后又有多数家长支持力挺,建议发扬光大。

  真可谓时势造英雄。

  这是什么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被简化为单纯的知识灌输。城市化建设带来的结果是,孩子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如今多数校园为安全计,都不允许孩子在课间追逐打闹,除例行早操之外,狭窄的楼梯走廊,甚至不够他们站出来伸个懒腰。

  运动对于成长期的孩童有多重要?早已不须多言。道理落于口舌文字,不行在生活中,就是空谈。于是,娃儿们一代更比一代娇,小学活力散不出,中学青春没朝气,大学之后,能舍得丢下网络游戏,跑一圈操场还不喘大气的,已是奇葩。而终于流动到社会上,也是病夫体质。君不见各大医院,鲜有不排队的时候?

  当然,也有体育特长生,他们中的胜出者,还可以领钱,然后进市队省队国家队……只是,体育本应是所有人的长项、通项,缘何变成一小部分人争夺金牌、角逐国际荣誉的专项了?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某些畸形,不可不谈。当全民健身概念从娃娃开始就缺失时,当补课侵蚀了童年与少年的大部分时光时,一个支被冠以“国家队”之名的专业踢足球队伍,屡屡创造更惨更烂的神话,一点也不奇怪。

  就那么整天被供养着的一小撮人,怎么能代表得了十几亿人,去承载这般期望?他们根本就不是来自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想起另一桩了,某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一项是双方孩童的体能竞赛。别国参赛的是小学生,而中方选派的,是杂技团的孩子。为啥呢?学生们文化课更重要,并且体能不行,比赛也丢脸。

  小丢脸可以回避,1:5的大丢脸,是躲不过的那个“十五”。

  绕着这话题发挥出去,写一本书,也难陈时弊之万一。

  可要解决问题,还是得行动。比如说,像这位体育老师学习,在课堂范围之外,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并请家长协助完成,签字确认。他的动机很简单——让孩子们有个健康的身体。以作业的方式来保障运动量,来满足孩童成长中体能发展的需求,补益现实种种缺憾,其结果是,虽个别家长质疑,仍有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健康重要,身心灵同步发展中,身体得以先行,更为重要。朝气在这些作业中,得以发挥,长存。

  行文至此,不免畅想,倘若所有中小学体育老师都把踢足球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倘每个生活区都有足球场开放,咱还用得着在国脚上这么纠结吗?

  算算账,也许这个更省钱,并且,派生出来的好处,大大地有。

  要强壮一个民族,目前来看,靠牛奶是歇菜了。倒不如,学这老师的做法,把体育作业推而广之,作为学生首要完成的作业来重视对待,甚至寒暑假期里,安排集中补课……嗯,很靠谱,必须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