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商户称收入锐减:表面热闹内在已近崩溃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凤凰商户称收入锐减:表面热闹内在已近崩溃

  与网络上质疑凤凰当地政府收取门票的合理性不同,凤凰本地的居民却出现了赞同的声音,因为过度商业化已经让本地的居民不堪其扰

  凤凰困局,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景区商业化的潮流愈演愈烈,文化保护岌岌可危,外来资本的强势驻扎,让政府对整个旅游业态失去控制,导致“去商业化”积重难返。但是,凤凰目前实行一票制,让当地经营者忧心忡忡


图为游客正在售票处购买门票

  发自湖南凤凰古城

  “最少亏损一半。”“‘五一’之后就没什么人了。”“价格打5折,客人也赶不上往年的8成”……在凤凰当地,这样的节后抱怨不绝于耳。

  5月4日,刚过完小长假的古城显得有些疲惫,街上人流不再拥挤,商者的脸上也少了往年的得意,取而代之的是意兴阑珊的叹息。这是凤凰实行“门票新政”之后的第一场“大战”,然而“战果”却令人担忧。

  法治周末记者从凤凰县官方了解到,4月29日到5月1日期间,凤凰共接待游客10.21万人次,而旅游收入是7093.78万元人民币,据此跟去年同期相比,实行“门票新政”之后,凤凰县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实现了增长。既然如此,为何还有如此多商户为之抱怨呢?

  “表面看起来依然热闹,内在却已经接近崩溃。”凤凰县苗江大酒店负责人腾先生对法治周末记者如此总结今年“五一”的旅游形势。“不光是酒店,整个凤凰的旅游业都在急剧下滑。”而这,还是在古城放松了长假期间对门票检查的情况下。

  究竟这场古城商业化的博弈是喜是忧,也许真实的凤凰能透露一二。

  “请游客主动出示门票或相关证件”的告示牌无疑是今年凤凰最打眼的风景。全城13个售票点,无一例外地竖立着这种醒目标识。

  但当法治周末记者以游客身份从古城西门进入时,工作人员却并未检查门票。随后记者观察数位游客发现,这并非一时疏忽,而是普遍现象,即使无票依旧放行。偶尔有游客主动出示门票,检查人员也只是匆匆一瞥。既然如此,所谓的“门票新政”所在何处?

  对此,凤凰县政府并未作出过多解释,而是采取了默认态度,称这是对散客的一种“人性化管理”。而凤凰县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由于门票收费所引发的各方反弹超出想象,目前,新政策正处于调整期。

  一位当地贩卖手工艺品的商贩告诉记者,由于门票政策出台之后,游客数量锐减,政府现在主要只针对团队游客收取门票,对散客查得不严,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顺着商贩手指的方向留意了几家稍显热闹的店面,发现其中多为手挥小旗,头带红帽的旅游团队,几乎难觅散客的踪迹。古城老店“刘氏姜糖”的店员告诉记者,以往“五一”长假前后,店门口游客几乎走不动道,其中多为散客。如今刚过“五一”,店里的游客至少降了一半,少的那部分几乎都是散客。

  对这种改变更为敏感的是餐饮业主。位于古城西侧的一家粉店老板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眼里,凤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气。

  时值下午,店内没有顾客,老张与两个店员靠在餐桌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这两个小伙子原本是他为了应付“五一”节假日专门请来的帮手,如今却成了店里尴尬的“摆设”。而储备充分的食材,如今仍剩余大半,长假已过,这些成本估计都只能打水漂了。

  “去年一天至少5000元的收入,到了节假日,更是翻倍。再看现在,节一过完,每天就只有千把元的收入,有时候甚至只有几百元。这个店不知道还能做多久。”说到这里,张先生叹了口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