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景区门票扎堆提价 工作人员称分成部门太多

编辑:chenglian

  凤凰古城148元门票的出台,让景区门票涨价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度过了景区门票“三年限涨令”之后,近期全国各地又进入了新一轮门票涨价周期。对此,游客反响强烈,旅行社也因此遭遇经营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多个景区都存在“提价不提质”的现象,致使游客流失严重,旅行社处境尴尬。相关专家则指出,门票经济发展有上限,无法成为持久增长源。要带动产业发展,应着力开发旅游弹性空间,谋求收益多元增长。

  “三年限涨令”解禁 景区门票扎堆提价

  4月10日起,湖南凤凰古城实施一票制,游客进入景区须支付148元门票,有效期三天。以往,游客进入游览沈从文故居等9大景点才要购买套票,如今“门票新政”让148元从景点收费变身为景区收费,引发了游客们关于“捆绑销售”的争议。

  凤凰并不是特例。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今年恰逢全国景区门票“三年限涨令”的第二个“解禁年”,从年初开始,像湖南凤凰一样调整价格或提升价格的景区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扬州瘦西湖景区从3月1日起开始执行150元票价,上调30元;江西婺源景区的通票价格从3月8日起由原来的180元上调到了210元;3月16日,四川峨眉山旺季门票从150元升为185元,淡季票价从90元升到110元;3月18日,张家界黄龙洞景区和宝峰湖景区门票价格都上调20元;4月10日起,广西涠洲岛景区门票价格从90元上涨至120元……在不少景区,内设景观、索道等单向收费也有提升。

  湖南省旅游局市场运行处处长龚铁军认为,景区门票涨价应充分考量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提前对公众进行告知和解释。“消费者对景区价格往往非常敏感。调价要做到两点,一是价、质相符,二是供、需平衡。决不能无依据、无理由地一涨再涨。”

  在湖南张家界景区,涨价主要集中于武陵源,该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门票涨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物价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涨,导致景区运营成本增加;其次是客流增长,景区急需资金提质扩容;最后才是景区希望从门票中盈利。

  “门票分成的部门太多了,可用于景区建设的很少,不提升门票价格哪有钱搞景区建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票提价背后最大的无奈是收入中用于景区建设的部分比重太低。

  记者随后在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价格构成表》看到,核心景区大门票180元被分成了大门票、环保车两大项,涵盖14小项,其中包括景区运行成本、IC 卡及维护成本、防洪水利建设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索张公路建设费、峪园公路建设费、资源有偿使用费、旅游发展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环保车运行成本、区处手续费等,而费用执收单位竟有六家之多,包括市政府、区处、景区一卡办和多家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