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者称警方曾带林某到实验室指认
林某四篇论文涉及“N-二甲基亚硝胺”
“孩子走之前几天,脑电波就没了,可心跳还在,我们还在期待奇迹发生。”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在儿子离开18个小时后强忍悲伤。他保留着黄洋生前的手机,尽管它再也不会发出声音。母亲杨国华不断嘟囔着“洋洋”,痛哭失声。
经家属同意后,上海警方昨日对复旦大学遭投毒学生黄洋的遗体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黄洋同学透露,此前从黄洋血液中检测出的毒素与饮水机中提取的一致。目前,家属已经与专业人士接洽,就相关问题寻求法律支持。
毒从何来?为何投毒?目前,本案的两大疑问官方仍未作出解释。记者采访知情人士和复旦学生,“毒源”来自实验室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毒从何来?
多名学生称不可能在市场买到,“如果真想拿走,实验室管理再严都没用”
据黄洋的同学透露,在神秘短信帮助医院确定病因后,警方开始对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林某在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做过实验吗?”、“他所投的毒是从动物部得到的吗?”等。
多名同学介绍,毒物初步确定为“N -二甲基亚硝胺”。对于毒物的来源,此前复旦校方曾标示:“实验室对剧毒药物有管理规定,林某不可能从实验室途径获取投毒药物。网上诸多关于药品来源渠道的说法均为不实传言,部分媒体此前的报道也有失实。”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案发后警察曾带着林某前往实验室指认,此事很多师生都知道。案发后学校内部还开会指出,半年前以及不久前实验室曾两次丢失过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