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闭症儿童超160万(图)

编辑:linpu

  无论寒暑,张女士都是6点半起床,做一份蒸蛋,煮一份粥,粥里一定有紫薯或红薯,儿子比较容易接受有颜色的甜甜的米饭。每天早上8点多,张女士都坐地铁,带着自闭症儿子到位于闵行区的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

  4月2日是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发育障碍。患儿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等。据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儿童数量在160万以上。这些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这个浪漫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家庭。

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张女士正抱着自己患有中度自闭症的儿子

  每天和孩子一起上课

  张女士的儿子两年前被确诊患有中度自闭症。为了带好才1岁的儿子,张女士选择辞去原本薪水丰厚的工作,专心照顾儿子,这是很多自闭症家庭的选择。在康复培训中心,张女士每节课都和儿子一起投入,她不太喝水,因为没有时间上厕所,儿子一刻都离不开人。用半年的时间学会了用手指某个具体的东西,用几个月的时间听到“转”知道要转身,这些简单的行为孩子需要通过日复一日地重复和强化才能学会。

  至今,自闭症仍“无药可医”,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是拯救自闭症儿童的唯一手段。无论是感统课、精细课、个训课,家长都要全程陪同在孩子身边。在音乐课上,孩子和家长面对面坐着,家长做简单的动作,孩子跟着模仿。一轮过后,老师要求家长互换位置,一看到面前坐着的不是自己的妈妈,张女士的儿子抱着椅背拒绝配合完成动作甚至开始哭闹起来。每天吃好,睡好,就是她对儿子最大的期望,也是儿子“生存下去的基础”。

  说不定他能拿特奥金牌

  两年前,在原卢湾区的一家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医生给张女士的儿子做出了“智力低下”的诊断。张女士并不接受,她带着儿子去看了各种儿保医院,做各种测试,想证明她的孩子是正常的。在一番咨询和挣扎后,她选择将孩子送入自闭症治疗机构。0到6岁是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早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恢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他是我唯一的孩子,有他就很好,他也给了我很多爱。”张女士说。她甚至觉得通过科学的训练,多动的儿子可以参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运动细胞特别发达,说不定能拿6枚金牌”。但面对会不断重复一个刻板动作又有多动症、接受能力差的儿子,张女士难免会沮丧和不耐烦,数落老公成为她最简单的发泄方式,“发泄之后,还是要继续生活”。

  生第二胎是一些自闭症家庭的选择。“为什么要生第二胎?”她反问道。“养儿防老”、“让小的照顾大的”,这样的想法在张女士看来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自闭症儿童中只有约8%至25%能康复,其余将成为精神残疾人,需要终生照料。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有共同的想法:希望孩子不要长大,希望自己不要变老,自己老了,孩子怎么办?

  “我活到90岁,他活到60岁,能照顾他,我觉得也够了,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张女士说。

 

  内容推荐:本周最受欢迎文章推荐

  蔡少芬再诞一女 扬言封肚:张家无须追生儿

  女婴冷夜被弃心跳已停 20名护士暖弃婴令其恢复

  美素丽儿奶粉被曝掺过期奶粉仍在售

  夫妻火灾中为救儿女遇难

 

分享到: